可能一个6.0钻,一个6.9钻吧,开句玩笑。我觉得应该都是洲际,所以在品牌影响力上的分数是一样的,造成差距不大。你说北辰洲际硬件只是CP水准,但是CP也是五星级了,那比CP略好一些的,又是洲际,评6钻是不是看上去又合理了些呢? 而那个更好的三里屯洲际,评7钻又太高了点,也只能是6钻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假设,不过单个酒店肯定会出现很多偏差的,如果按照你说的,那又会有很多人跳出来说怎么这个洲际都没上榜,那个CP却上榜了,不合理!所以评级这个东西,就像文无第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携程的评级可以参考,但不是权威,当然不可能是随便乱评的。
相对来说,上万家酒店,一个机构都去体验也不可能,如果让我负责评级,肯定也是做一个金融模型,配比酒店品牌、价格、影响力、地段、APP评论打分、酒店内部CAT等加权平均一个分数,再结合一些自身利益算出的,这个加权的东西,你肯定可以找到很多单体酒店去反驳,但肯定不会是整体非常离谱的,而且能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就像足球的WhoScored, NBA的PER值等高阶数据一样,有一定的整体参考意义,但对于个别单体,肯定也有高阶数据和实际差别很大的时候,但并不代表这些高阶数据就是胡扯。如果反过来用体验、或者足球篮球的观感去评分,那肯定也有很多偏离的东西,不是吗?
可能我本身是做金融大数据分析的,对这些比较认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