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世间有百媚千红,终不及你这一种假如你也自诩是一个或者半个“酒店控” ,那你终究逃不过酒店界的金字塔“安缦”,总有一天你会如数家珍地谈论那几家心头好,或者你又要带着朝圣一般的心情踏往梵语中的“安宁”之地。
颐和安缦作为中国第一家安缦酒店,也是本人体验的第一家安缦酒店。颐和安缦原本就是颐和园的一部分,曾是大臣们等待慈禧太后的地方。酒店的51套客房隐藏在一座座四合院中,大部分都由老宅“修旧如旧”改建。
推开颐和安缦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高挂的大红灯笼和两辆旧式黄包车,在大堂稍作休息时,颐和安缦的润物细无声的服务就向我扑来。工作人员半蹲着向我介绍酒店的设施,不知道是欢迎茶水特别可口还是工作人员的语音语调特别温柔,又或者是当天我做好了妆造出现在了皇城大宅里,我怎么觉得,百年前在这里的朝臣私语,化作了今日庭前的竹风。





沿着一步一景的酒店长廊来到入住的客房,青砖灰瓦,曲径通幽。本次入住的套房位于四合院里的一间。客房室内屋顶未做过多装饰,露出了传统屋脊的梁橼架构,客厅区域,设计师将现代化的电视冰箱等家具全部隐藏在厨门之后。放眼望去,屋内没有一丝现代化痕迹。卫生间区域简洁大气,当时没有看颐和安缦的浴缸品牌,这个浴缸是目前为止我入住的酒店里使用感最好的浴缸。
房间内另一处我特别喜欢的是盛放在古色古香中式甜品架上的欢迎点心。客房小姐姐是真的会在你离开房间后悄悄潜入里面为你整理房间,补充水和饮料。还有一个细节,我们退房那天,人刚走到大堂,客房这里已经和大堂取得了沟通,询问我们留在房间里的加热鞋垫还需要带走吗?这大概就是安缦速度吧,在细节处将服务体验值拉满。









二、你曾是为帝王拂去尘嚣的驿站,而今却是凡人触碰历史的暗门个人以为的安缦三大法宝:选址、服务以及在地文化活动。颐和安缦在每天的下午时间,会有不同的文化体验活动,我参加的当天是绘制脸谱体验。体验下来,颐和安缦在这方面显得有些薄弱,酒店的脸谱绘制其实就是很简单的脸谱涂色,只适合低年龄的儿童,然而对于其他人群,在颐和安缦除了逛颐和园,并没有其他适合的文化活动与之配套。




酒店傍晚时分以及第二天的上午,我们又分别体验了酒店的私人影院以及桑拿泡池。酒店私人影院每场次都只接待一户预约,看电影的同时服务人员还会送来水和现制的热热的爆米花,有看电影的那味儿了。如果放映人员可以在临近结束时将他自己的手机公放声音调得再轻一点,那大概就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体验吧。我们因为只有一个小时的包场时间,所以选择了纪录片《颐和园》的第一集。我很难描述在颐和园这个地方看了一场讲述颐和园的纪录片的感受,屏幕上昆明湖里的水和石阶上的苔痕,它们就在一墙之隔的咫尺之外,从慈禧的黄昏倏忽间到你我的清晨,不过是百年历史的沉重转身。
第二天桑拿泡池的体验又是一个包场,酒店的干蒸湿蒸以及泡池区域地方很大也很干净,随处可见的毛巾和矿水摆放在休息区域,整体体验担得起安缦这个招牌。
颐和安缦的早餐是自助加单点的模式,其中单点的出品特别优秀,吃饭时背景音乐中还有蛐蛐的叫声,让人很放松。



三、你用劫后废墟上长出的新草告诉我们,毁灭与重生本就是历史的常态要说入住颐和安缦最尊贵的时刻,那一定就是你可以在颐和园营业时间内,随时通过酒店的小门通往颐和园内部,酒店工作人员会带着一块大牌子,一路护送至酒店小门口,小门一开,在游人如织的嘈杂声中,在游客诧异惊奇的目光中,你突然来到了颐和园,仿佛天外来客。

本次共通过小门进入颐和园两次,一次是在落日时分,一次是在清晨刚开门的时候。从小门进入跟随人流步行一小段路,会来到昆明湖边,个人认为这是颐和园最精华的场景,昆明湖的水里倒影着夕阳或者晨曦,山水画卷的一边是十七孔桥,另一边是佛香阁。
冬至之后的傍晚,落日穿过十七孔桥的桥洞,带来金光穿洞的奇观。清晨,阳光又会落在十七孔桥上的小狮子上,逐个点亮。盛世与衰亡,通过光与影流转。时间通过匠人之手刻下斑驳的永恒。
佛香阁在金光中临空而立,仿佛要从那里看到整个天下。中国园林的咫尺山林在那个时代登峰造极。看似稳固,实则悬滞于历史的漩涡中。辉煌却也苍凉。





慈禧用军费重修颐和园,有人说这是奢靡误国,也有人说这是在湖光山色中,试图用山水挽回一个王朝最后的体面。当所有的是非功过最终归于寂静之时,唯有美,在时间的长河里跋山涉水,这本身就是对历史最温柔的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