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 1-2 月 飞行数据整体平稳 有所下降

· 本期新增航点: 阿姆斯特丹 / 马尼拉
(1)【 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 T1 】 ( 到达 ) 
·T1 本身卫星厅设计模式 超长地下通道兼具艺术性
(2)【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国际机场 】 ( 出发 )
· 空铁联运将火车站直接塞在了航厦的楼下位置
(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的班次也不算少 很方便)
(若Tap乘坐火车 出站后要找到黄色闸机刷卡哦 )

· 阿姆斯特丹机场没明确航站楼 但是不同分区很远


· 代表性的会移动的人头时钟还是蛮有特色的

· 机场免税店各各类餐饮占据的空间也比较大


· 荷兰航空的航班作为地主还是占尽了优势的




3、【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S1 国际 】

· 东航的休息室 终于可以排队洗澡了
4、【 马尼拉 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 】 
· 到达T1 门口有凭借当日机票可以免费搭乘的接驳(位于T1到达偏右侧 有专人和座位 20分钟到T3)

· T3 航站楼看上去则更为大气一些



· 马尼拉国际机场很多休息室 需要排队预约


4、体验香港快运 飞回香港

· 快运特价机票奇奇怪怪的规则还是蛮多的

· 香港机场的摆渡车效率有点遗憾


—————————

·70万平方米 设计巧妙融合了西安地域文化与现代航空港特色 秉承“长安盛殿、丝路新港 汉唐风韵、城市华章”的设计理念,彰显出古都西安的文化气质及地域特色





《 博物馆 》

《 东航 值机区 》
外观设计从唐代大明宫含元殿中提取设计元素
并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进行抽象性表达
使主楼的南北两侧屋顶
呈现出“双坡双脊,重檐三叠”的建筑造型
创造出独具西安特色的航站楼





















虽然 步行尺度的问题解决的不算好
国际线占的指廊及预留指廊过于超前
指廊间的区分 不用字母且辨别较难
83座登机桥 70万方的规模过于气派
前端商业区GTC的处理总觉得分布怪
地铁及长途等交通被拉长换乘距离
城际线进场的问题有预留但未有方案
但是 双层出发 配合 6个中转中心 与
“全封闭式悬吊行李钢平台”系统
还是看得出在中转环节下的功夫
三重檐屋面对称分布致敬含元殿
还要搭配一座在地博物馆 的文化创意
还是将“绿色科技”与“文化底色”结合
未来商业体的华润万象理念的运营探索
以及与遗址公园的轴线相连 都是首创
预留的卫星厅和捷运系统 改变了上版规划
也让曾经唐宫包裹的T3西航站区留下遗憾
不过 这或许就是与时俱进 后发的优势吧
如今 从国际可转换机位的布局 也看得出
基地航司希望在西安发力国际航线计划
去年 国际航班的恢复情况也成重要胜负手
西北区在争夺中北亚航线Hub过程中
在连接国内功能上 西安又一定的优势
腹地市场及城市能级上 也有发挥空间
正如指廊里屋顶的飞机造型灯光那般
总有希望的方向 把人们带向光芒远方


· 至此 羽田机场三座航厦都已到访



· 如同商场布局的空间 垂直化的运用


· 国内候机区混流设计


· 可以眺望到远处的T3

【 那霸国际机场 】





—————————
【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T1 国内 】 新年第一飞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T3 国际 】 新年第一飞国际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

【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T3 国内 】

—————————
—————————
六、 1、【 CA1550 】 集齐三大航C919



七、 2、【 MU772 】 773ER的意外升舱



· 正餐前餐

· 正餐

· 正餐点心

· 早餐

- 南航 / 330 经济舱 / 北京大兴-深圳宝安 】

- 国航 / 350 经济舱 / 北京首都 - 巴黎戴高乐 】

· 适度可以伸脚 甚至可以走出来的空间


【 天马航空 】
· 号称低成本 但是行李额 发点心 都不含糊



—————————
· 阿姆斯特丹

· 冲绳

—————————







00:43 停在羽田T3最远的桥位之一(140)开门
00:52 出关买到01:00去新宿的大巴
如此的高效 着实让人震撼
